【儀器網 時事聚焦】宇宙是如何形成的?地外星系中有外星人存在嗎?人類能否找到適宜居住的類地行星……諸如此類的提問是人類航天探索事業(yè)一直在解答的問題。而隨著近些年來科學技術發(fā)展的日新月異,人類的航天探索事業(yè)也在不斷進步,從前蘇聯向外太空成功發(fā)射第一顆人造衛(wèi)星斯普特尼克一號,到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搭載美國宇航員踏上月球表面,再到天文學家利用分布在的8座射電望遠鏡,觀測并拍攝到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影像,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,對宇宙的認知也在一步步推進,各類謎題似乎逐漸有了答案。
然而,迄今為止,關于行星是如何形成的這一科學界的基本問題,科學家們還沒有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。為解答這一疑惑,2018年5月5日凌晨4時05分,搭載“洞察”號火星探測器的“宇宙神”V-401型火箭從位于加州中部的范登堡空軍基地3號發(fā)射臺發(fā)射升空,11月26日14時54分許,“洞察”號無人探測器在火星成功著陸,執(zhí)行人類首次探究火星內部的任務。
據了解,“洞察”號此次奔赴火星還搭載了三部主要的科學儀器,分別是地震測量儀、溫度測量裝置以及“旋轉和內部結構實驗儀”,此外還有氣象傳感器、磁力計等??茖W家們希望通過這些儀器設備來了解火星“內核”質量、成分、物理狀態(tài)、地質構造、內部溫度、地震活動等,通過對火星的狀態(tài)、性質方面的觀測,可以有望解答上述科學界的基本問題。
距離“洞察”號順利登陸火星至今,已有一年多,在火星上努力作業(yè)的“洞察”號不負眾望,在火星上采集了諸多信息。近日,該探測器的研究團隊們將“洞察”號近一年多以來的發(fā)現整理成了6篇論文,分別發(fā)表在英國《自然》雜志和《自然·地球科學》雜志上。根據論文,得知火星是一個充滿“火星震”、塵暴和神奇電磁脈沖的星球。
“洞察”號此次能夠捕捉到火星表面的諸多活動,搭載其上的科學儀器發(fā)揮了重要的作用。據了解,地震測量儀靈敏度高,可以探測到尺度為氫原子半徑的地面運動,記錄“火星震”或隕石沖擊所引發(fā)的震波。而在此次探測過程中,任務團隊已通過地震測量儀接收到距離“洞察”號數百至數千公里外的450多個震動信號,其中絕大多數可能是“火星震”。借助于“火星震”,研究人員們有望研究火星的地質結構。此外,探測器上的氣象傳感器還捕捉到了數千個旋風,獲得的數據超過之前所有的火星探測器。因此,研究人員認為,“洞察”號的著陸點塵暴現象比之前火星探測器的著陸點更為頻繁。
以上只是“洞察”號的初步發(fā)現,探測器的任務團隊表示,“洞察”號的任務期約為687天。今后,“洞察”號將繼續(xù)探測火星內部,而搭載其上的溫度測量裝置、“旋轉和內部結構實驗儀”屆時將會發(fā)揮它們的功能,深入內部,測量火星內核釋放的熱量以及狀態(tài)。
遙遠的外太空群星云集,形態(tài)各異的星球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轉著,偶有流星體的碎片或與地球大氣層擦肩而過,或者干脆以俯沖之勢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流束,形成一道道美麗的極光和流星雨,引發(fā)人類對外太空無限的遐想。盡管當前的科技水平難以揭示行星形成的秘密,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,未來有望解決這一基本的科學問題。
昵稱 驗證碼
請輸入正確驗證碼
匿名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